Author:
• Monday, May 24th, 2010

摘錄自邵家臻《鬱躁開花》,載於《am730》,2010年4月26日,am特寫版

近年來,談憂鬱彷彿是個流行的議題。精神醫學最早指「憂鬱症」(depression)視為全英國,以至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一大挑戰。整個公共健康衛生組織、全世界其他國家,都在衡量憂鬱症對個人、家庭和全球經濟的影響。

「憂鬱」這個修辭涵蓋很多範疇。症狀表現可以從「精神低落」的感覺到「完全失去動機」、「了無生趣」的存在狀態。除了完全不想活動和沮喪的情 緒,憂鬱症還會伴隨各式各樣的身體症狀,最常見的就是疲倦、睡眠障阻、喪失胃口、便秘、頭痛、心悸、背痛、女性經痛紊亂和失卻身體的張力。憂鬱症患者還會 有強烈的罪惡感和自責感,常想彌補過錯。

憂鬱症壓抑了甚麼? 憂鬱症的字源是拉丁文動詞deprimo,是「壓下去」、「壓進去」的意思。那麼,憂鬱症患者想壓抑甚麼?正壓抑甚麼?

(一) 它壓抑了溝通。憂鬱症之所以又稱為「最寂寞的病」,在於它使人逃避朋友,避免見面,甚至拒絕以 前很期待的聚會。當朋友詢問怎樣了,病者會用一些膚淺的答案求推搪,就算自己感覺很孤立時,也是如此。他經常感到矛盾,一面希望自己一個人,而又覺得沒有 人願意接近自己。當事人漸漸失去食慾,甚麼都不好吃——不是愛減肥,但卻倒真是瘦了很多。他也有點睡眠問題,晚上躺上床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醒的。要 不然就很容易睡著,卻又沒有特別原因的醒來,而又很難再次入睡。有時是凌晨四、五時就起床,他根本不應該存在睡眠問題的,因為日頭工作夠累了,睡的環境問題又不算吵,睡前沒有喝可樂咖啡,頂多只是抽兩口煙而已。結果,他幾乎每天都在筋疲力盡。沒有以前那種把事情做好的精力。他只是覺得很累,平日只在做慢動作。平常一下就會做好的事,卻發現幾個鐘頭都還未做好。他索性以為是時間出了問題,而不是他的動作比平常慢了許多。他向來自誇 的閱讀能力也出了岔子,就連看簡單的雜誌或電視劇都有問題,當他想閱讀時,必須一次又一次的從頭開始看。看電視節目時,也很容易失去注意力。沉思時,當然 無法讓自己腦筋清晰集中,就連在7-11飲品櫃前挑些飲料,都有障礙………

(二)它壓抑了責任。憂鬱症可說是逃避了責任的最終方法。憂鬱病人不再活動,茫茫然過日子,生不如死。在一 直拒絕主動掌握生活節奏的背後,是罪惡感作祟;而在罪惡感的背後,還是逃避面對責任的老問題。特別是當面對某種新責任、新生命階段時,害怕面對責任的問題 又再活躍了出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產後鬱抑和上班返學抑鬱症。

(三)它壓抑了攻擊性。《疾病的希望》以現象學的角度,解讀不同疾病其實都在告訴患病者一些訊息。當攻擊性 找不到出口時,人的身體就會疼痛。而憂鬱症,就是攻擊性在心理層面被壓抑時,便出現憂鬱。攻擊性的表達受到阻撓,則會轉而向內攻擊自己。被壓抑的攻擊性不 但會造成罪咎感,還會造成各式各樣的疼痛,所以儘管我們如何努力鼓勵憂鬱症病人參與社交生活,他們始終會視之為威脅。他們以為,積極的生活必然會帶來過失 及責任,遂強迫自己避免任何無法得到認可的事,企圖以無可指責的生活,掩飾其攻擊性的衝動。

鬱躁天才

都說「憂鬱」是個謎。站在「憂鬱潮」面前,有人問︰「憂鬱症正在壓抑著甚麼?」,亦有人在思考憂鬱症作為一種創作狀態的問題。這是有別於將憂鬱症視為跟胃潰瘍一樣可以治療的病症的一種新思維——既然情緒低落時,有人會購物、暴食,亦可以拚命寫作、創作。一次兩次無數次,輕鬱的戀人的文筆總是非常流暢,因為寫作作為「字療」,紓解了愛情所帶來的不安。

不如乾脆承認,疾病和創作是同一動力來源。無論在文學、美術和音樂的領域中,許許多多的偉大創作者原本就是個病人——沒有病,生命沒有思考;生 命就沒有思考,就沒有反省;沒有反省,沒有修正和痊愈,生命也不會健全。年前有個以愛荷華大學寫作班的學生為對象的研究,觀察這個組群具有憂鬱症、躁狂 症、自殺經驗、酗酒、濫用藥物等病的比例,發現都較一般人高出許多倍。或許,疾病常常為生命帶來了感悟,七情六慾的七情,包括喜、怒、憂、思、悲、恐、 驚,全部在疾病裡頭翻來翻去。

鬱躁開花--這已經不只是將自身的病情轉化成創作題材的問題,而是將疾病當成為一種故事,一種經驗,一些憶思和種種浪漫。那時候疾病的複雜性、 不確定性、多層成因,多元經驗,都會讓書寫變得更加有趣。可以說,鬱到開花的人都是「鬱躁達人」。他們視鬱躁為一種志業,一種生命的境界和藝術。鬱躁達人 的「過猶不及」的生命的狀態帶來的是不平凡的創作泉源和尖銳的存在實感--正正因為「鬱躁」的污名,使鬱躁中人有時不得不蒙混偽裝「正常」、「開朗」、「正 能量」。因而經常面對活出真實的自我考驗,因此對人性和社會的控制的實相,有更多的洞悉和洞見。那些堅持到底,不改其志的鬱躁達人,因此而累積較多的經 驗,可以降低鬱躁的風險,並能轉化鬱躁為文化資源。

Category: 走過憂鬱的幽谷  | Tags: ,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You can leave a response, or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Leave a Reply